2024消费金融行业:增资、风控、让利促消费
AI导读:
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监管新规、数字化转型及市场竞争加剧,通过金融科技实现精准风控、降低利率促消费,行业处于深度变革阶段,预计2025年将更加注重规范发展。
增资、合规与风控构成了消费金融行业2024年的核心旋律。尽管行业持牌机构数量维持在31家,但面对监管新规的出台、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各机构纷纷寻求突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于1月4日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整体利率呈下行趋势,部分公司凭借金融科技优化风控、降低运营成本,进而有空间调降利率以增强竞争力。同时,各机构对不良率的容忍度上升,利用科技手段重塑贷后管理模式。
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预计2025年,行业将更加注重规范化发展,其在推动内需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显著。
消费金融让利促消费再升级
2024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以提振消费。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提振消费为重心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需更多聚焦于惠民生、促消费,并明确了“将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关键点”。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我们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号召,围绕居民高频消费金融需求,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助力以旧换新,为消费市场加速复苏注入金融活力。”马上消费聚焦蓝领工人、新就业大学生等低收入群体,提供灵活便捷的小额零售金融产品,并举办多场促销活动,发放满减券、特惠券和免息券,激发消费潜力。
海尔消费金融推出“智家分期”,针对家电消费场景,以“0首付、0利息、0手续费”为特色,支持全流程线上操作。中原消费金融则通过发放优惠券、积分奖励和28天免费周转权益等方式,全年累计减费让利超1900万元。
除免息分期和以旧换新外,行业还通过降低利率引导资金流向消费领域。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降低利率上限。2024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下调,部分产品年化利率已降至3%以下,促使消费金融机构相应调降利率以留住客户。
王蓬博指出,从已披露的20家消费金融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看,业绩总体收缩,且机构间分化明显。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竞争加剧,部分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放松贷款准入标准,导致风险上升、业绩下滑。他建议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授信额度和风险策略,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严格把控贷款准入门槛。
大模型赋能消费金融多场景
在降费让利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面临扩张与风控的平衡挑战,各大机构纷纷迭代智能风控体系以适应监管政策和市场需求,大模型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强调风控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性,其中风险管理权重占比最高,达到25%。2024年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聚焦风控领域,不断提升大模型、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中原消费金融首席风险官周晨卉认为,大模型的海量知识和高度模块化AI能力可加快风控模型迭代速度,提升模型信息容量,使其更贴合业务实际情况。中原消费金融与腾讯云金融风控大模型互动,融合风控策略与算法模型,通过数据源及数据分析平台建立“数据+模型+策略”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
蚂蚁消费金融发布“小红花”智能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支持20多项证书自证提额,增加消费金融产品供给。海尔消费金融与火山引擎成立金融大模型联合创新实验室,目前大模型已进入生产验证阶段,效率和产能提升15%至20%,后续将尝试应用于客服和营销场景。
此外,平安消费金融利用AI技术打造数据风控、模型风控、敏捷风控体系,智能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准确评估还款能力,提升风控精准度。
增资潮持续,部分机构未达标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过程。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标志行业起步;2013年扩大试点范围,促进消费升级;2015年下放审批权至全国,银行掀起消费金融公司建设热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开展试点,鼓励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有31家消费金融公司展业。
多位从业者表示,2024年对行业影响最大的事件是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并实施《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提高了准入标准,强化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了消费金融机构定位,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消费金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由3亿元提高至1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尚未达到该标准的消费金融公司有7家,分别是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年内,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通过多种方式迈入10亿元注资门槛。
多家已满足监管要求的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增资,进一步扩充资本实力。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52.15亿元,后又拟增至60亿元。海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至20.9亿元。
王蓬博预测,2025年增资潮将持续。一方面,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尚未达标,需继续增资以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已达标的机构为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也可能选择继续增资。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