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重点,包括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创新金融工具拓展货币政策空间。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3日至4日召开,会议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2024年,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降准降息、优化信贷结构等措施,保持了较强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在新的一年里,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同时,央行还将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此外,央行还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专家指出,2025年,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之下,央行将继续创新丰富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着力拓展货币政策空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过去一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稳经济,既稳经济大盘,又着力于薄弱环节。在总量方面,央行两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支持经济稳增长。在结构方面,货币政策更加聚焦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同时,货币政策框架改革蹄疾步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创设临时正、逆回购并明确利率以7天期逆回购为“锚”加减点确定,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方式。这些改革都在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唯一政策利率的地位,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此外,央行还调整优化金融业核算方法,对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中涉及货币金融服务业增加的值计算,由过去基于银行存贷款增速的方法改为基于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指标进行核算。同时,重拳精准治理存款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存款市场利率定价行为。

在2025年,央行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展货币政策空间。预计央行将继续创新丰富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加强市场前瞻引导,缩窄利率走廊,强化对资金利率的管控,提升存贷款利率协同性,降低息差约束。同时,央行还将继续开展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的探索,搭配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的中长期流动性。

市场还期待新的一年央行如何进一步充实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专家建议,可考虑扩展抵押补充贷款(PSL)的资金使用范畴,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实施地产收储和提供购房补贴等。同时,央行还可以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支持消费贷投放、延期还本付息或减轻房贷付息压力等。

总之,2025年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图片链接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