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需提升,香港经验可借鉴
AI导读:
荀玉根在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表示,上海已达到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仍需提升。他提出借鉴香港经验,发展金融衍生品、人民币离岸交易和全球资管机构,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月4日,在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发表观点称,上海已跻身国际金融中心之列,但仍需继续努力以迈向更高水平。
据英国权威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最新数据,上海近两年的排名稳定在全球6-8名之间,并在2020年曾攀升至全球第3的佳绩。荀玉根指出,上海拥有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涵盖了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等市场,其中上交所市值规模位居全球第三,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规模全球第二,而上海环境交易所的场内环境现货交易规模更是独占鳌头,高居世界第一。
此外,荀玉根还透露,上海的金融机构数量庞大,总数接近1800家,其中外资机构占比达到30%,显示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化程度。同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在金融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拥有约90家QFLP和60家QDLP。
荀玉根在对比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时,提出了三点借鉴和学习之处。首先,香港金融中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高度发达,上海应以此为榜样,特别是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在碳交易领域取得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其次,香港人民币离岸交易非常活跃,荀玉根建议上海可以利用自贸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债券,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最后,尽管香港的全球资管机构聚集较多,但荀玉根认为上海资产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他指出,美国公募管理规模占GDP比重高达150%左右,而中国仅为20%左右,因此上海应大力吸引全球资管机构,将更多资管总部或亚太总部落户上海,以助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