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财政政策新动向:积极有为,组合拳出击
AI导读:
2025年财政政策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实施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并打出政策“组合拳”,包括债务置换、提振消费和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等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2025年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基调下,财政政策着力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大力提振消费,并优化支出结构,成为该年度财政政策的重点。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明确表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各级财政部门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下,将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面对财政收入筹集难度加大的挑战,全国财政系统统筹财政资源,加强预算统筹,为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提供了充分财力。
蓝佛安在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增量政策举措,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债务置换政策,旨在缓释短期流动性风险、优化政府债务结构,为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已进行了三轮较大规模的债务置换,本次新增加债务限额规模或超过前一轮,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情绪。
此外,会议还提出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同时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财政政策的“组合拳”,为市场释放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信号。
在提振消费方面,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将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提出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三方面举措。这些措施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振消费。当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政府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等举措将直接助力。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部署了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的六项具体措施。这再次凸显了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未来,将着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推动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
在财税人士看来,2025年央地关系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加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增强地方财政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当前新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不仅是在以往政策上加力度,而是有其新逻辑、新机理,需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变化、新问题采取新思路和新做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