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永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中小行或成发行主力
AI导读:
2024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总额超过1.6万亿元。国有大行仍是发行主力,但中小银行发行数量较多,增速较快。预计2025年“二永债”供给格局将延续“大行边际缩量,中小行边际放量”的趋势。
业内人士预测,“大行边际缩量,中小行边际放量”的“二永债”供给格局或将持续。2024年12月31日,泸州银行6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功发行。回顾全年,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及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简称“二永债”)发行规模持续攀升,总额超过1.6万亿元,较前两年显著增长。
本报记者 熊悦
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共发行143只“二永债”,总额达1.67万亿元,较2023年的1.21万亿元和2022年的1.19万亿元均有显著增加。其中,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总额为9615.90亿元,永续债发行总额为7047亿元。国有大行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发行“二永债”8410亿元,占比超过50%。中小银行则凭借数量优势,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数量达到75只,总额达到4305.90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4年“二永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的原因包括: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城投债供给减少导致投资机构欠配压力增大,以及商业银行永续债赎回压力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银行发行“二永债”以降低资金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同时,数据显示去年共有57只商业银行“二永债”到期赎回,规模合计8944.5亿元。预计2025年将有115只“二永债”到期,总额达9176.6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商业银行整体仍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但不同类型银行的压力存在差异。
明明预计,随着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国有大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可能下降。而中小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仍有增发“二永债”的需求。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唐元懋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大行边际缩量,中小行边际放量”的供给格局或将延续。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不足、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狭窄等压力。因此,除了发行“二永债”外,中小银行还需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银行转型发展,进而增强资本实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