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AI导读:
2025年初,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脑虎科技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成功实现“脑控”智能设备与“意念对话”。同时,博睿康公司与清华团队合作开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产品也完成了人体植入手术,相关产品距离上市获批进程缩短。
2025年初,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人体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据第一财经记者报道,国内领先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脑虎科技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携手,在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的鼎力支持下,利用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与“意念对话”的壮举。
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这项技术的成功得益于高通量、高质量、跨脑区的大规模脑电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实时分析。患者在手术中仅几分钟便能精准定位相关脑功能区,术后两天即可开展运动、语言解码试验,短短两周内就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与“意念对话”。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脑控”智能设备,实现汉语的“意念对话”难度更高,这标志着我国在实时汉语解码技术上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受试者不仅可以通过意念实时合成汉语、驱动数字分身以及对话AI大模型,还能将脑电解码成语言,进而转化为指令,实时操控灵巧手,实现人机交互。这一成果为失语患者带来了语言功能重塑的希望,更为人脑与AI大模型的直接交互,甚至思维交流开辟了新的道路。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突破层出不穷。例如,博睿康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产品NEO,在2024年成功完成了三例人体植入手术,患者已能通过意念控制手臂,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拿起杯子喝水。
洪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25年,NEO设备将在国内约10个中心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计划入组30至50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植入。在完成这些植入手术后,将向药监部门递交临床数据,以申请相关脑机接口产品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相关产品距离上市获批的进程进一步缩短。
陶虎也表示,2025年,脑虎科技在临床试验方面将加速推进。他坦言,人体临床试验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是公司研发投入中的最大开支项目。因此,公司希望探索更便捷的绿色审批通道,以加速相关产品在临床方面的推进。
据透露,脑虎科技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脑机接口设备的三类医疗器械临床注册。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表示,如今脑机接口临床植入手术的时间已大幅缩短,且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更加精准。未来,全国将有更多中心能够开展此类手术,受益患者人群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图片及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