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地政府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却遭“黄牛”哄抢倒卖。记者调查发现,“黄牛”通过技术手段轻松抢券,并与商家勾结套取补贴。监管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打击此类行为,专家建议加强全流程监管和法治宣传,确保消费券真正惠及民生。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秒没”消费券遭“黄牛”哄抢,监管出手打击投机行为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蕊、宋佳、程思琪

近期,包括天津、海南三亚、广州在内的多地政府纷纷发放消费券,总额度高达数亿元,旨在刺激消费,重振市场活力。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原本应惠及广大民众的消费券,却成了“黄牛”眼中的商机。

2024年12月31日,海口国际免税城,消费者在购物。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许多市民反映,尽管他们提前做好准备,使用各种抢券技巧,但仍难以抢到消费券。而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上却出现了大量代抢和售卖消费券的信息,这些“黄牛”通过技术手段,轻松抢到了大量消费券,并以高价出售。

记者通过联系一名“黄牛”,亲身体验了其代抢消费券的过程。对方表示,根据消费券面额的不同,代抢费在90元至220元不等。在发券当日,记者发现“黄牛”成功抢到了记者所需的消费券,而记者自己的账号却未能抢到。

这些通过“黄牛”抢到的消费券在使用时,尽管核验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都能顺利使用。一些“黄牛”甚至勾结商家,通过虚假消费套取补贴,进一步加剧了消费券市场的混乱。

针对这一现象,多地商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打击“黄牛”哄抢倒卖消费券的行为。上海警方近期破获了两起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抓获了多名抢券“黄牛”。四川等地也加强了消费券发放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黄牛”抢券的手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外挂软件、模拟IP地址、修改GPS定位等。这些技术手段使得“黄牛”能够轻松绕过平台的防御系统,大量抢取消费券。

为实现精准发放消费券,多地政府要求仅限定位在当地的消费者领取。然而,一些“黄牛”却通过技术手段规避了这一限制,使得外地IP地址也能领取本地消费券。

此外,一些“黄牛”还会与商家勾结,通过虚假消费套取补贴。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导致了政策效果的打折扣,给政府和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是惠及民众、提振消费。消费券被用于投机牟利,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导致了政策效果的减弱。因此,应加大对“黄牛”倒卖消费券、套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严加惩处。

多位专家建议,应加强对消费券发放、使用的全流程监管,完善消费券领取和使用规则,加强对领券用户的身份审核。同时,建立消费券使用追溯机制,确保全流程公平、透明、可回溯。针对“黄牛”团伙犯罪手法越来越隐蔽的问题,基层民警建议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交易、跟踪排查商家核验等方式,及时跟进处置。

发放消费券的平台也应不断改进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手段,防堵漏洞。同时,加强法治宣传,督促商家诚信经营,提示消费者保护个人隐私,不参与转卖消费券。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消费券真正惠及民生。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