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上涨,资金面分化,债市利多因素仍多
AI导读:
今日银行间隔夜资金加权利率与10年国债利率倒挂,国债期货收盘集体上涨,债市利多因素仍多。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表现分化。
今日,银行间市场的隔夜资金加权利率意外地与10年期国债利率发生倒挂现象。国家发改委随后宣布,本年度将显著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此举导致债市日内波动加剧。详细情况如下:
国债期货市场收盘时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其中30年期及10年期的主力合约均上涨0.22%,5年期主力合约攀升0.33%,而2年期主力合约也微涨0.15%。
在银行间市场,主要利率债的收益率多数出现下滑。截至下午16:3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的收益率报1.5975%,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06的收益率为1.8325%,而10年期国开活跃券240215的收益率则报1.6425%。
(资料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知名债市评论员、“宏飞论债”公众号主理人王宏飞指出,受监管层约谈部分投资风格激进机构的影响,长债与超长债在盘中经历了大幅波动,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日内波动超过6个基点,但最终收益率仍普遍走低,这反映出市场做多情绪依然高涨。近期,债市利好因素频现,特别是长债与超长债表现尤为强劲。市场多数机构预测,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继续下行,从全年来看,依然存在获取资本利得的机会。在市场学习效应的作用下,近期“早配置早收益”的逻辑有望得到延续。然而,从中期角度看,债券收益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利差已经缩窄至较低水平,多数机构认为当前债券收益率已偏离正常区间,一旦本轮欠配资金完成配置,市场回调的风险将加大。对于配置型投资者,不宜过度等待,应在有序配置的基础上,逢收益率回调时增加买入;对于交易型投资者,长债与超长债具有较高的交易价值,可适当参与收益率曲线走平的交易。
国家发改委还宣布,将大幅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并加大力度推进“两新”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扩大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纳入其中,并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二是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的补贴标准,并加大对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简化设备更新的审批流程,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程度。
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于1月3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93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在1.5%。数据显示,当日有1078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导致单日净回笼资金885亿元,这已是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净回笼。
本周,央行共开展了2909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但由于有5801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因此全周净回笼资金达2892亿元。此外,周内还进行了550亿元的互换便利(SFISF)操作,按全口径计算,当周净回笼资金总额为3442亿元,这已是连续第三周出现净回笼。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909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891亿元、1577亿元、0亿元、248亿元、193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表现出现分化。隔夜品种上行8.6个基点报1.618%;7天期上行2.7个基点报1.67%;而14天期则下行1.8个基点报1.746%;1个月期下行0.6个基点报1.67%,创下自2022年10月以来的新低。
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方面,多数品种呈现上涨趋势。其中,FR001持平报1.8%;FR007上涨3个基点报1.83%;FR014上涨14个基点报1.9%。
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同样多数上涨。FDR001上涨10个基点报1.65%;FDR007上涨5个基点报1.7%;而FDR014则下跌2个基点报1.73%。
银行间回购利率则呈现涨跌互现的局面: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在一级市场方面:
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日交易所市场非金融信用债跌幅排行前五的债券分别为22万科02、22万科07、21万科02、22万科05、20万科08。具体情况如下:
同样,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日交易所市场非金融信用债涨幅排行前五的债券分别为H1碧地01、H8龙控05、H9龙控01、22宁港03、23兖矿04。具体情况如下:
在存单市场方面,今日3个月期的国股存单需求较为旺盛,利率在1.55%-1.62%之间,较前一日上行1.07个基点;而1年期国股存单利率报在1.54%-1.63%之间,较前一日下行2个基点。对于AAA级存单,9个月期成交利率为1.61%,1年期成交利率为1.57%。
(数据来源:Choice,财联社整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