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招标完成,机构参与积极性高涨
AI导读: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招标近日完成,落地速度超市场预期,中标费率较首次下降10bp,机构参与积极性高涨,中国结算减半收取相关费用,多家券商获批参与,市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增强。
蓝鲸新闻1月3日讯(记者胡劼)近日,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招标顺利完成,其落地速度超乎市场预期,展现了政策推进的高效性。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公告,为充分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定市场的作用,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积极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的落地实施。根据参与机构的实际需求,人民银行于2025年1月2日成功完成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招标。本次操作规模达到55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共有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为30bp,最低投标费率为10bp,最终中标费率为10bp,较首次操作中的20bp中标费率下降了10bp。
此外,为更好地支持互换便利的顺利开展,中国结算决定对涉及互换便利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减半收取,进一步传递出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信号。具体而言,港股通证券质押登记费以所质押股数(份额)为基础收取,收费标准减半至“1元人民币/股(份)”。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上市券商陆续公告获批参与第二次互换便利。截至目前,包括国投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方正证券、东吴证券、国联证券、红塔证券等在内的7家券商已获得证监会复函,获准参与互换便利业务。
回顾去年10月18日,证监会与人民银行首次联合开展了互换便利操作,操作规模为500亿元,共有20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参与投标。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超过90%,成效显著。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互换便利不仅大幅提升了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还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增强了资本市场的韧性。随着第二次操作费率的明显下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将进一步高涨。
国联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包承超、张晓春等指出,第二批互换便利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意味着更强的市场影响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充分发挥政策作用,惠及更多机构。此外,与第一批相比,第二批互换便利的额度从500亿元提升至550亿元,费率从20bp降至10bp,支持力度显著加大。
综合考虑机构与央行互换的费率以及国债、央票在银行间市场质押的费率,整体成本预计不超过2%。当前,A股市场股息率高于2%的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从成本角度来看,机构参与互换便利的动力较大。同时,在互换操作中,换入的国债或央票不计入“固收自营/净资本”指标,换入的股票不计入“权益自营/净资本”计算;换入后交易的股票不计入表内资产,市场风险、所需稳定资金指标减半计算。这些措施有助于券商降低自营配置于股票的监管指标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流动性。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