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勇谈低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标准是关键
AI导读: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提出完善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等措施。同时,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是核心,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建设。
1月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志勇在《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高质量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文章。他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并提出了完善低空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强化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宋志勇指出,构建有效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对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低空飞行的安全性仍处于验证阶段,未来的城市低空将是各类飞行器混合运行的复杂场景,这对管理和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狮尾智能创始人兼CEO施维表示,仅靠人工难以保障低空运行的安全和效率,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在2024年,多家航空企业如峰飞航空、亿航智能、御风未来等均在适航证申请方面取得了进展。然而,适航认证只是无人驾驶飞行器准入的最低要求,要实现商业规模化运营还需跨越巨大鸿沟。因此,建设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将管理前置,成为提升适航管理效率的关键。
宋志勇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飞行活动高效运行的管理中枢,需要推动布局空天地一体的通信导航监视基础设施,实现军地民设施数据共用共享。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核心,当前仍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主机厂商有机会成为产业链的高度引领者。
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地面、海域、空中的通信基本覆盖了低空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场景,基建完善后,飞行器能够传输多种数据来辅助飞行决策,提高飞行效率和安全性。屈放还透露,加快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的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包括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以及起降平台建设。
在软件方面,主力厂商应积极参与以算力算法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建设,加快参与建设未来智慧交通的整体布局和高精度地图信息及全局动态系统。屈放强调,这些努力不仅需要从业者的参与,更需要从政策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提速。2024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预示着我国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将迎来新的突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