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六部门联合发布《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旨在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推动铝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25%,鼓励提取赤泥中的铁、铝等元素,推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布了《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旨在全面提升赤泥的综合利用水平。

赤泥作为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因其碱性强、粒度细、组成复杂,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然而,赤泥的有效利用对降低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风险及推动铝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将取得积极进展,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5%;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25%,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赤泥综合利用量效齐增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方案》强调了创新驱动,推动赤泥源头减量、提升可利用性,并扩大综合利用规模。具体措施包括鼓励提取赤泥中的铁、铝、钙等元素,推动生产氧化铁粉、硅铁粉、硅铝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并探索利用赤泥提取稀有金属如镓、钛、钪、钒等。同时,《行动方案》还要求逐步扩大赤泥及其综合利用产品在无机填料、油品提炼、烟气治理、污水治理等领域的使用规模。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要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协同发展,培育一批赤泥综合利用领域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北、山西、山东等赤泥产出大省需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落实行动方案要求。同时,鼓励赤泥产生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就地资源化利用效率。

在政策支持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适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加快赤泥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推广应用。同时,还将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提供信贷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赤泥综合利用。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进行了赤泥综合利用的技术布局。中铝集团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赤泥绿色利用研究和产业化实践的企业,已累计获得超过63件赤泥绿色利用专利授权,并将相关技术进行了产业化实践。天山铝业等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从赤泥中回收金属元素的技术途径。

随着《行动方案》的实施,赤泥综合利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赤泥将不再被视为废弃物,而是成为推动铝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