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获批上市,干细胞创新药领域迎突破
AI导读:
中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艾米迈托赛注射液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在干细胞创新药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该药品将用于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未来干细胞创新药领域将迎来商业化浪潮。
干细胞创新药领域迎来历史性突破!1月2日,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了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艾米迈托赛注射液上市,该药品专用于治疗14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这款由铂生卓越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干细胞产品,距离美国FDA批准首款同类间充质基质细胞疗法Ryoncil上市不到半个月,标志着中国在干细胞创新药领域已与美国并驾齐驱。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振奋了整个行业,还预示着干细胞创新药商业化浪潮的来临。
艾米迈托赛注射液的获批,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干细胞领域的政策与科研“双突破”,还彰显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此次获批的干细胞疗法与美国获批的Ryoncil适应症相同,但中国产品的适用人群更广,细胞生产工艺也更先进。此外,中国近年来在干细胞临床转化方面的大力支持,从政策和科研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突破。
干细胞在多个疾病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关节炎、糖尿病、脊髓损伤、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艾米迈托赛是一款间充质干细胞疗法(MSC),其上市将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在干细胞药物研发方面,中国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共有148例干细胞药物获IND申请受理,其中106例已获批。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合计78例,占比73.6%,是干细胞药物研发最主要的细胞类型。此次获批的艾米迈托赛正是一款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因此也引发了业界对首个iPSC干细胞疗法上市的期待。
虽然间充质干细胞药物的研发蓬勃发展,但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国内针对MSC的临床研究同质化比较明显,以效仿国外研究方案为主,针对中国人群的“本地化”方案仍然比较有限。对此,业界呼吁平衡好政策对新技术的支持和监管的尺度,加强细胞存储、生产工艺、质控等方面的监管。
未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将成为干细胞领域的下一个风口。仅2024年11月,就有两家iPSC领域的企业获得融资。目前,已有多款iPSC衍生细胞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5年会有多款产品进入二期临床。未来,iPSC衍生的细胞替代疗法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干细胞领域,通用型和可及性仍是讨论重点。近年来,干细胞创新药赛道风险逐渐释放,通用型应用场景会更大。中国在干细胞领域与美国差距较小,双方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以及产品数量和临床阶段方面都相差无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