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卫健委明确2025年医改方向,旨在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公立医院作为关键环节,将深化改革,提升公益性。雷海潮主任提出多项措施,包括推动编制动态调整、创新医疗服务价格机制、落实薪酬政策等。

国家卫健委近日明确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计划在2025年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公立医院作为医改的关键环节,其改革进展对医改成效具有直接影响。

当前,我国医院经济运行面临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医疗机构负债、价格调整滞后于医疗卫生服务变化,以及相当比例的医务人员未纳入编制管理。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党建》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阐述了公立医院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深化医改、维护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据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透露,主管部门将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优化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

雷海潮在文章中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工作部署,包括推动编制存量消化和动态增加,保障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编制;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及时反映成本和技术变化,纳入成熟的新技术到医保;落实“两个允许”政策,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科室间的收入差距,更好地体现公益性。

“两个允许”政策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并将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后的部分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此外,雷海潮还强调,要完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和保障责任,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状况和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投入机制。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收入来源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尽管近年来规模扩大、业务量增长,但总体收入增幅放缓,盈余水平下降,资产负债率偏高。特别是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等专科医院面临设备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

为此,雷海潮提出,一方面要对医务人员尤其是儿科、精神、中医等专业基本工资给予政策性安排,对传染病医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等的运行经费给予补助;另一方面要稳妥化解长期债务问题,减轻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同时,要健全完善全行业综合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无序扩张,研究实行提级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