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AI导读:
贾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投资效益要求,提出优化政府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建议,并强调加强产权保护,促进民间投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目标。如何理解“提高投资效益”的内涵?财政如何在扩大投资与支持消费间取得平衡?政府投资如何优化投向和结构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他指出,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在于优化政府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并建立前瞻性与高水平的国土开发投资规划机制。在扩大内需方面,政府投资应拉动民间投资,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贾康强调,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巨大潜力,应充分利用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资金,推进海绵城市及一系列基础设施、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在扭转民间投资下行趋势方面,需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打破隐形壁垒,实现制度规则法治化。
在专访中,贾康进一步阐述了优化宏观层面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消费与投资是扩大内需的两大主要抓手,提高投资效益需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绩效的追求。同时,建立前瞻性和高水平的国土开发顶层设计与投资规划科学决策机制至关重要。
对于下阶段政府投资的优化投向和结构,贾康建议,应从全局出发对国土空间开发进行顶层规划指导,制定因地制宜的政府投资发展蓝图。在投资执行过程中,需严格工程监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技术方法提高投资效益。
在谈及重点投向时,贾康认为,政府投资应积极推进全国各中心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及一系列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将有效防灾减灾,提高城市韧性,同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空间问题,贾康表示,尽管有观点认为部分基础设施投资超前,但总体来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空间。地方政府应破除认识局限,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实现更有综合绩效和更具创新水平的投资。
最后,贾康就如何扭转民间投资下行趋势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政府应通过公共工程拉动经济景气程度上升,改善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带动非政府主体跟进投资。同时,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等治本举措也需落实到位,让民营企业形成长期主义行为模式去做“耐心资本”的积极投资。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