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民银行推出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正式出台后,金融管理部门近期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包括降低自有资金比例、延长贷款期限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已与超7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助力提振市场信心。

作为人民银行首推的资本市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正式面世后,各大金融机构迅速响应,积极开展相关业务。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再度对该政策进行调整优化,旨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简化操作流程。

针对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面临的自有资金匹配压力,管理部门将申请股票回购贷款所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下调至10%,即金融机构可支持回购增持实际金额的90%,此举大幅降低了参与门槛,有效缓解了借款人的资金难题。同时,管理部门还延长了贷款期限,金融机构最长可按3年期限发放贷款,与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的回购增持股票期限高度契合。

在风控要求方面,管理部门允许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股票进行质押,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主体获贷的难度和成本。金融机构在放款条件和担保要求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政策也鼓励以信用方式发放贷款。

据业内人士透露,截至12月末,已有超过700家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其中200余家已发布公告,拟申请贷款上限超过500亿元,60%以上的贷款资金用于回购。这些贷款均按照利率优惠原则定价,平均利率水平保持在2%左右。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政策推出以来,市场反应热烈。上市公司回购需求数量相对更为普遍,占比超过七成;而主要股东增持需求数量占比虽近三成,但平均交易规模却比回购高出40%。

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政策出台后,金融机构积极投身贷款业务。据统计,2024年全年,全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上限已超过2500亿元。

中信银行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已累计公告回购增持贷款业务23笔,金额合计高达42亿元,位居市场前列。该行还累计对接超过500家上市公司,批复项目超过100笔,其中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已与中信银行签订合作协议。

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政策制定部门始终密切关注进展情况,并多次听取市场主体诉求。2024年12月初,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业务问答口径,对专项贷款业务的相关细则进行了优化,明确释放出进一步加快回购增持贷款投放、更大力度支持提振股市的信号。

据工行负责人介绍,政策调整后,已有超过80家企业公告使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拟入市增量资金超过200亿元,无论是笔数还是金额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工行将继续推动回购增持贷款落地,为提振市场信心贡献力量。

对于部分不具备第三方存管资格的银行,政策也给予了支持,允许其通过与代理行合作的方式开展业务。贷款银行可通过代理行将贷款资金划转至相应账户,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