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取得新进展
AI导读:
中国央行去年推出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在2025年1月2日均取得新进展,SFISF第二次操作顺利完成招标,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亦有所调整优化。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记者夏宾)中国央行去年推出的旨在支持资本市场的两大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在2025年1月2日均取得新进展。SFISF第二次操作顺利完成招标,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亦有所调整优化。
据中国央行当日发布的消息,为更有效地发挥证券基金机构在稳定市场中的作用,该行联合证监会持续推动SFISF的实施。根据参与机构的需求,中国央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于1月2日成功完成招标。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人民币,采用费率招标方式,共有20家机构参与投标。投标费率区间为10个基点至30个基点,最终中标费率为10个基点。与首次操作相比,虽然操作金额略有增加,但投标费率范围和中标费率均有所下降。
中国央行首次操作SFISF是在2024年10月,当时操作金额为500亿元。业内专家预计,SFISF的总操作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并可能根据市场情况和机构需求进一步扩大。未来,央行将在实验基础上继续完善这一工具,以统筹不同市场的流动性分布,共同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另一方面,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自2024年10月出台以来,金融机构迅速响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业务操作规程,并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截至2024年12月末,已有超过7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其中200余家已发布公告披露拟申请贷款上限超过500亿元。
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年,全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上限超过2500亿元。其中,60%以上的贷款用于回购,且贷款按照利率优惠原则定价,平均利率水平在2%左右。这一政策有效降低了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资金成本,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便利参与主体操作,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主要包括降低申请股票回购贷款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至10%,允许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股票进行质押,以及支持不具备第三方存管资格的银行通过与代理行合作开展业务等。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金融机构最长可按3年期限发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的期限基本匹配。这一政策调整进一步优化了资本市场环境,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资金支持。
各相关商业银行均表示,将充分利用央行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工具,与上市公司、股东加强沟通,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