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二次互换便利操作顺利完成,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协同发力
AI导读:
央行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顺利完成,规模达550亿元,中标费率降低。同时,央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于当天顺利完成,以满足参与机构的需求。本次操作规模达550亿元,通过费率招标方式确定,共有20家机构参与投标,投标费率区间为10bp至30bp,最终中标费率为10bp,较首次操作降低了10bp。
回顾2024年10月18日,人民银行首次开展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亿元,市场反响热烈。截至年末,该500亿元额度已基本使用完毕。首次操作中,共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参与,而第二次操作则新增了多家证券、基金公司及5家头部保险机构。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宣布为支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将于近期开展第二次SFISF操作,并自即日起接受机构申报。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通过招投标确定,互换期限为1年,可视情况展期。
证监会同日表示,自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开展首次SFISF操作以来,相关机构积极利用互换便利工具进行融资、投资,首批500亿元操作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超过90%,有效发挥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此外,央行还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该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高达3000亿元。
同日,央行还宣布,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和6个月期限的操作量均为7000亿元。
这些举措旨在通过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