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金融市场回顾与2025年货币政策展望
AI导读:
2024年,全球降息潮下中国金融市场发生诸多变化,包括两次降准和两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商业银行面临息差压力,投资者需优化资产配置。
2024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迎来重大变革,多数发达国家央行步入降息周期。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亦经历了诸多关键变化。2024年内,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2月与9月实施两次降准措施,累计下调幅度达到1个百分点。此外,7月与10月,以大银行为首的存款挂牌利率也进行了两轮下调,标志着定存利率正式迈入“1”时代。9月下旬起,央行、财政部及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推出一系列重磅金融增量政策,为市场带来多重利好。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2025年货币政策取向定为“适度宽松”,这是自2011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基调首次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为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预留了充足空间。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指出,这一转向是现时经济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旨在为中国经济复苏创造更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则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旨在稳定经济增长,而非简单的“大水漫灌”。
回顾2024年,央行通过降准与降息等措施,释放了大量中长期资金,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其中,两次降准累计释放资金超过2万亿元,两次降息则带动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在市场迎来重要拐点之际,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公布的一揽子政策,涉及货币总量、资本市场、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为股市带来了关键转折点,上证指数接连突破,一度站上3600点,开启了首轮牛市行情。
滕泰进一步分析称,货币政策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应高度重视资本资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影响。他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宽松空间,若能够进一步加快步伐、加大幅度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将有望全面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激发财富效应,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消费繁荣、循环畅通的新局面。然而,在降息背景下,商业银行正面临息差压力。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3%,较上半年末略有下降。
面对息差收窄的趋势,多家上市银行已采取措施应对。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表示,预计2025年净息差将持续承压,但降幅将好于2024年。上海银行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则指出,未来将加强净息差管理,预计存款付息成本将保持改善趋势,息差收窄趋势将有所减缓。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2025年,经济复苏力度、货币政策调整节奏以及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进展将是影响银行息差的主要变量。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低利率环境下,优化资产配置成为关注焦点。娄飞鹏建议投资者降低投资收益预期,根据自身经验和风险偏好进行投资。他认为,2025年股票市场或有更多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可以择机配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