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市场迎来重大动态,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推进的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正式落地,操作金额高达55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将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券商股基本面也将受益改善。

财联社1月2日讯(记者高艳云)金融市场近日迎来重大动态,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推进的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正式落地,这一举措在金融市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1月2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发挥证券基金机构在稳定市场中的作用,人民银行与证监会携手持续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的落地工作。

根据参与机构的实际需求,人民银行于当日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顺利完成招标。此次操作规模高达55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并采用了费率招标方式。共有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为30bp,最低投标费率为10bp,最终中标费率为10bp。这一操作不仅体现了政策的力度,也彰显了金融机构对市场的积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天,中国结算也迅速发布了通知,对涉及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优惠减免措施,为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已有6家券商公告获得证监会对参与互换便利无异议的批复,分别是国金证券、长城证券、方正证券、国联证券、东吴证券和红塔证券。这些券商均表示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推进业务落地。

互换便利参与名单的扩容及第二批操作的推出,获得了卖方研究的一致肯定。这些操作将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券商股的基本面也将受益改善,有利于激发券商使用该工具,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

具体来看,此次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金额高达55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国泰君安再度中标央行第二批互换便利(SFISF)操作,中标费率为10bp,换入标的均为央票,中标额度大幅超过前次。此外,中国结算还决定对涉及SFISF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

此前,证监会已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并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目前,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并正式开始操作。前期,证监会会同人民银行已开展了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亿元,取得了积极成效。

合计来看,两次互换便利操作的招标金额已达1050亿元。6家获准参与第二次互换便利业务的券商均承诺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该业务。他们表示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申请额度,并在批准的额度范围内开展互换便利相关交易。

东吴证券、国联证券等券商表示,互换便利资格的获得将为公司业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助于公司高效发挥稳市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公司将获得更多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股票和股票ETF的投资与做市,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交投活跃度以及投资者信心。

卖方研究机构也普遍认为,互换便利将促进股市稳定发展。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指出,预计SFISF参与名单扩容及第二批操作推出的目的是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东吴证券则认为互换便利工具将有助于提升证券等金融机构股票增持能力并更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