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的增量资金正积极涌入市场,与互换便利(SFISF)的持续推进息息相关。央行与证监会携手推动互换便利在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的落地实施,第二次操作金额增至550亿元,参与机构也大幅扩容。多项政策同步发布,为市场带来“红利”,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新的增量资金正积极涌入市场,这一动态与互换便利(SFISF)的持续推进息息相关。2024年12月31日,央行宣布将开展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同时证监会也扩大了互换便利参与机构的范围,涵盖了20家机构。仅仅两天后,即2025年1月2日,央行根据机构需求,迅速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成功完成了招标。此次操作规模达到550亿元,通过费率招标方式,吸引了20家机构参与,中标费率锁定在10bp,显示出机构的高度热情。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的成功启动与招标完成,标志着互换便利正式迈入实质操作的第二阶段。自2024年10月18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通知启动互换便利以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两部门已携手推动该工具在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的落地实施。首次操作即在工具推出后的10月21日迅速展开,规模达到500亿元,中标机构积极参与,有效发挥了互换便利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的积极作用。

对比首次操作,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在额度和参与机构上均实现了显著增长。额度方面,第二次操作金额增至550亿元,超过了首次操作;参与机构方面,在首批20家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又增选了20家机构,形成了40家备选机构池。在第二批扩容机构中,多家上市券商如国金证券、红塔证券等已发布参与互换便利业务的公告。

这些机构表示,扩大证券基金公司参与范围有利于支持更多合规风控有效、有参与意向和投资能力的非银机构参与央行互换便利工具,通过差异化、市场化的投放方式,更好地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其中,国泰君安证券再度中标第二批互换便利操作,中标额度大幅超过前次,并表示将充分利用互换便利工具,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监管机构在互换便利操作落地过程中不断优化机制安排,提升操作效率,降低机构成本。后续将持续跟踪评估互换便利工具的实施情况,结合市场运行情况调整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和投放节奏。同时,保险等机构也已基本做好参与准备,将持续推动相关机构用好、用足政策工具。

互换便利这一创新工具的提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政策效果来看,互换便利可以起到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股票市场成交量、促进市场回暖,并引导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市,提升权益投资规模。政策端的效果在首次操作过程中已有所显现,相关券商、基金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安排,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建仓。

此外,在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落地期间,还有多项政策同步发布,为市场带来“红利”。质押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允许参与机构提交持有的限售股、港股通项下持有股票等作为质押品;互换便利费率下降,中标费率由首次的20bp降至10bp;中国结算特批为互换便利质押登记降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

这些政策降低了参与机构的成本,有利于现有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吸引更多新机构加入,从而扩大互换便利业务的覆盖面和灵活性,为市场带来更多持续性“活水”。长远来看,互换便利工具将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支持,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尤其是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