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招标顺利完成,规模增至550亿元,中标费率下降10bp,市场反馈积极,中国结算对涉及SFISF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优惠。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招标顺利完成,操作规模达到550亿元,较首次增长10%,共吸引了20家机构参与。此次招标采用费率方式,中标费率为10bp,较首次下降了10bp,显示出市场对此类操作的积极响应。

回顾2024年10月18日,人民银行首次开展互换便利操作,规模为500亿元。至2024年底,该额度已接近用完,市场反馈积极。首次操作中,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参与,而第二次操作则新增了多家证券、基金公司及5家头部保险机构,参与机构更加多元化。

中国证监会此前表示,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相关机构积极申请参与SFISF。证监会与人民银行在首批20家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和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每批次操作时,会根据意向参与规模筛选出约20家机构参与招标。

证监会强调,各参与机构应充分发挥专业投资能力,加强合规风控管理,确保稳市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为支持SFISF的顺利开展,中国结算发布通知决定,对所有涉及SFISF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证券质押登记费按所质押股数(份额)为基础收取。该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即生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