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2日,国内债市在新年首个交易日大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长期国债ETF涨幅明显。业内分析认为,债市整体走牛趋势有望继续,但不同债券资产的投资策略需分别考量。

2025年1月2日,国内债市在新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大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下降,带动长期国债类指数ETF强劲上涨。过去一年中,债市反复呈现做多态势,利率债资产备受资金青睐。展望2025年,债市整体走牛趋势有望继续,但不同债券资产的投资策略需分别考量。

1月2日,债市大涨,中长期国债交易品种收益率普遍走低。Wind数据显示,“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开盘即快速下跌,一度跌至1.6050%,创历史新低。此外,30年期国债ETF也持续走高,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和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涨幅均超过1%。

1月2日“24附息国债11”日内走势图(来源:Wind)

中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来源:Wind转引中国货币网)

业内分析认为,债市大涨主要受到经济基本面修复尚需时日、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以及政策宽松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修复尚需等待,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资产,如国债ETF。同时,政策利率降息与实质性降息并举,有助于疏通利率下行的堵点。

回顾2024年,债券市场整体呈现走牛态势,重仓超长期国债的纯债基金全年收益可观,反映出此类资产的价值。展望2025年,利率债等资产的投资机会依然存在,但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市场供需格局以及机构行为等因素,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长城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整体降准降息幅度或不低于2024年,债市牛市基础稳固,但效应可能递减。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则看好略低于投资级的企业债,认为其可免受信用利差走阔的影响。永赢基金则指出,信用债行情有望得到牛市环境和供需格局的支撑,但需注意监管变化和整改情况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

此外,转债市场方面,永赢基金认为转债估值震幅波动较大,但后续供给收缩有助于估值维持,若政策超预期,配置需求或将继续推升转债估值。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