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报告强调中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业务风险,需及时采取措施。中小银行应合理控制非信贷资产比例和同业负债比例,增强投研能力,确保金融市场业务稳健发展。

■苏向杲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在专题部分指出,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业务,特别是那些配置比例显著偏离同业的机构,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金融市场业务广泛分布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两端,涵盖债券投资、货币市场融出资金以及同业负债等。

合理适度的金融市场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并增强盈利能力。2024年以来,我国众多商业银行扩大了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据统计,去年前三季度,在息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的情况下,A股42家上市银行的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23.89%,整体营收同比降幅缩窄至1.05%,其中7家银行的投资净收益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

然而,金融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外部因素如监管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形势和市场利率变化,以及内部因素如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流动性管理和投研能力,都对金融市场业务产生深远影响。目前,部分农商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在相关能力方面可能尚存不足。

因此,中小银行,尤其是金融市场业务配置比例明显偏离同业的机构,应从三个方面审慎布局该业务。首先,在资产端,应合理控制非信贷资产的比例和规模,以避免利率风险。其次,在负债端,需合理控制同业负债的比例,以应对市场流动性变化带来的压力。最后,应不断加强金融市场业务的投研能力,以提升风险防控和盈利能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和金融科技及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中小银行在参与金融市场业务时,更需从中长期视角出发,综合权衡业务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持续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确保经营的稳健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