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农业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要载体,在农业领域展现出高度成熟度。近年来,多项政策扶持推动农业无人机发展,智能化技术不断融入,未来农业无人机将呈现综合成本降低、智能化程度提高两大趋势。

2024年,低空经济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尤其在农业领域展现出了高度的成熟度。中国民航局原总工程师殷时军在一场低空经济会议上强调了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湖北省秭归县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利用农业无人机吊运脐橙、喷洒农药已成为常态。在秭归脐橙的采摘季,无人机操作手何翌川熟练操作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将脐橙从集中收货点吊运至300米外的广场,整个过程用时不到50秒,相比人工运输,效率大幅提升。秭归县委副书记李波指出,无人机吊运技术为当地脐橙产业节约了巨额成本。

农业无人机已从单一的病虫害防治功能扩展到播种、撒肥、吊运等多功能作业,全面渗透至农、林、牧、渔各领域,推动了现代农业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其安全可靠、高效灵活、成本低廉的特点,打破了传统通航飞机作业的局限性。

根据最新数据,无人机云交换系统运行有效数据近30亿条,换算成飞行时间为412万小时,同比增长显著。其中,农用无人机运行量占总运行量的98.27%,显示出农业无人机在无人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农业无人机的发展得到了多项政策扶持。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农业无人机的范围和执照要求作出单独规定,降低了操作门槛。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等部门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自2014年以来,农业无人机在产品性能和质量标准上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显著提升了农业无人机的普及率。2023年,纳入全国农机补贴范围的植保无人机达35631台。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农业技术工程师程忠义认为,未来农业无人机的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综合成本持续降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激光雷达、视觉识别、AI、AR等技术将不断融入农业无人机,推动农业降本增效。

殷时军建议,顺应科技创新趋势,应加强相关人才储备建设,充分利用大专院校无人机学院、无人机专业等资源,培养输送相关人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