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信托深陷困境,信保基金介入能否迎来曙光?
AI导读:
雪松信托近年来深陷困境,管理层推出降薪方案应对流动性问题。信保基金受邀介入调研,但尚未实质性出手。公司面临流动性枯竭、大股东无法履职等多重问题,未来能否迎来曙光仍待观察。
雪松信托,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深陷困境,三年间风头尽失。近日,财联社记者从多个可靠信源独家获悉,去年12月中下旬,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信保基金)受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邀请,已与江西省相关部门对接,对雪松信托的现状及风险化解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然而,据相关信源透露,信保基金尚未直接与雪松信托接触,而是通过“省推进雪松信托风险化解工作专班”进行对接。该专班由江西省金融委牵头组建,成员包括省金融委、雪松信托股东单位等多方代表,负责协调风险化解工作。
为应对流动性困境,2024年下半年以来,雪松信托管理层曾两度推出降薪方案。先是5月份提出全员降薪,但遭到员工抵制。后在专班的协调下,推出新的“三定”方案,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但终因10月末化险工作专班负责人调离等原因,相关方案未能实质执行。
信保基金的介入是否意味着雪松信托的处置将进入新阶段?有知情人认为,信保基金的参与目前仍属“辅导”性质,尚未实质性出手,但其相信这将有助于加快雪松信托自10月以来近乎“停滞”的化险工作进程。
财联社记者实地探访雪松信托总部,发现公司已大不如前。注册地址门可罗雀,前台已弃用,无任何公司logo和文字信息。办公场地大幅缩减,留守人员数量不多且年龄偏大,人员进出稀少。
据多位雪松信托前员工或现任员工透露,自2024年以来,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理想,管理层施策“刀刃向内”,试图通过减员增效来改善局面。天眼查数据显示,雪松信托员工人数在2018年更名后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高峰,参保人数逾千人,随后逐渐下降,目前参保人数为442人。
去年8月,公司推出新的三定方案,让全体员工竞岗。然而,额定岗位有限,意味着一半员工将在竞岗后失去工作。此外,方案还包含多个选项,如放弃追讨此前欠薪优先考虑竞岗、不放弃待经营好转补发、停工留薪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新的三定方案之前,公司还曾提出全体降薪方案。去年5月底,雪松信托突然在线召开大会,希望通过削减员工薪资以缓解经营支出压力。然而,该方案因绝大部分员工的反对而夭折。
雪松信托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2024年年初甚至更早,相关的风险排查和摸底工作已经展开。公司委托招标公司发布招标公告,进行清产核资项目审计服务、资产评估服务、法律服务采购招标等工作。
除了程序性的摸排外,雪松信托近年来更多精力也主要在于资产化险和处置。多只逾期产品得以兑付,但兑付方案基本都是偿付剩余全额,免去逾期利息或给予低息等。
然而,流动性枯竭仍是雪松信托面临的核心问题。所有产品账户都被投资人起诉冻结,只要有资金进来就会被优先执行。大股东目前基本无法履职,寻找接盘机构也颇为困难。此外,还涉及部分离职员工的劳动仲裁甚至诉诸法庭等问题。
随着信保基金的介入和一系列风险化解工作的推进,雪松信托能否迎来曙光?有律师表示,金融机构出险后,重组或破产清算是主要的解决方式。如果能够引入新股东进行重组是目前常用的方式;如果无望,则只能进行破产清算。
(财联社记者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财联社)
【雪松信托总部27楼被弃用的前台】
【雪松信托总部27楼,部分办公室已被物业挂出招租告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