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提出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完善多元化退市机制,并强调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此举旨在打击重大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近日,资本市场再次迎来震动。一则“36家公司或将退市”的传闻,令4800只股票集体承压,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迅速作出回应,指出多家公司正通过多种方式化解退市风险,强调信息应以公司披露为准。

  然而,投资者尚未从恐慌中恢复,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中又明确提出要“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央行报告中提出的举措包括:一是逐渐完善多元化退市机制,涵盖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扩大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二是切实加强监管执法;三是大力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

  央行此举并非越权,而是体现了其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也反映了政府高层对中国股市的深切关注。尽管“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的表述让部分投资者心生忧虑,担心会有更多公司面临退市,但全面审视央行报告,其旨在完善退市机制,而非单纯强调退市制度。

  投资者对于退市机制的担忧,主要集中在退市环节的投资者赔偿问题上。对此,央行报告特意将“大力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列为加大退市力度的主要举措之一,旨在解决投资者在上市公司退市过程中的赔偿问题。一旦投资者赔偿问题得到解决,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将不再被视为市场的利空因素。

  此外,央行报告还明确提到“扩大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大利好。一方面,这加大了对重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有利于打击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行为;另一方面,重大违法行为的退市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表现较好,如责任方可以实行先行赔付,或由投保中心行使特别代表人诉讼,从而减轻投资者的诉讼和索赔负担。

  综上所述,央行报告抓住了退市环节的要害问题,即“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与“大力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相辅相成。这也是逐渐完善多元化退市机制的精髓所在。若央行报告能够得以落实,将是中国股市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福音。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