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AI导读:
人民银行在2024年11月至12月期间,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同时,根据流动性供求和市场利率变化,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据央行网站12月31日消息,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在2024年12月积极采取了公开市场操作。全月内,人民银行不仅通过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债券面值达到了3000亿元,还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方式,成功实施了14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和6个月期限的操作量均分配为7000亿元。
据券商中国报道,这些公开市场操作是在央行每日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国债买卖操作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分别在2024年9月和10月新推出的货币政策工具,而MLF操作自下半年以来更加市场化,中标利率已不再具备政策信号意义。
回顾10月至12月,央行在MLF操作上分别净回笼了890亿元、5500亿元和1.15万亿元;同时,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量分别为2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量则分别为5000亿元、8000亿元和1.4万亿元。总体来看,央行在这三个月内均实现了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且资金期限品种更为灵活多样。
早前,央行在11月29日发布的公告中提及,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在2024年11月同样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并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方式实施了8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5年1月作为缴税高峰期,叠加春节前居民取现需求,市场流动性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然而,回顾过去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无论是为了维护资金面平稳跨节,还是为了配合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融资,人民银行在春节前后通常都会采取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
业内专家预测,人民银行将根据流动性供求和市场利率变化,继续灵活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维护市场预期稳定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本新闻综合自央行官网、中国证券报、券商中国等相关报道。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