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经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鼓励科技信贷、保险等创新产品,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加大对科创型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金融市场多元化和创新服务模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刘暄 记者 张雪)北京经开区近日出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产业金融20条”),旨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激活金融主体活力,并强化区内产业金融基础,以提升金融“活水”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效能。

在科技金融领域,“产业金融20条”明确鼓励发展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等创新金融产品,旨在为科创型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支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科创型企业从初创到成熟阶段的发展。

在普惠金融方面,该政策着重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计划吸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在区内开展业务,共同探索供应链金融新生态。同时,政策还强调推动供需两端协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贴息支持,特别是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提供高额贴息以降低其融资成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教授、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卞洋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金融20条”不仅鼓励银行加大对科创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如“专精特新贷”,还提高了贷款补偿比例和范围,增强了银行贷款意愿。同时,政策还支持保险机构发展科技保险,针对企业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研发专属保险产品。

卞洋认为,“产业金融20条”有效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服务模式。在供给方面,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科创型和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激发了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在需求方面,政策降低了中小企业和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门槛,使更多类型的企业能够参与金融市场,提升了市场的包容性和活力。

在绿色金融领域,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和企业在境内外发行绿色债券、转型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以推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发展。

卞洋指出,“产业金融20条”还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同时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推动金融机构专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发更加专业的绿色金融产品。

在数字金融方面,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科技子公司及大型产业集团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区内落地发展,鼓励企业利用“信用+”赋能发展,并鼓励金融机构布局数字生态场景体系,构建数字生态运营体系,以加快数字人民币与数字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运用。

在养老金融领域,“产业金融20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推广长期性、安全性、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产品,实现覆盖养老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供给,并鼓励各类主体积极扩大企业年金管理规模。

卞洋表示,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为数字金融在支付、风控等环节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增长点,还将推动金融资源在养老产业中的流动,有助于打通养老产业链和金融服务链,促进养老产业与金融产业的互动发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