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微医控股拟港股IPO,是中国最大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吸引了腾讯、高瓴、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投资。招股书显示,微医近年来收入持续增长,亏损率逐年收窄,IPO募集所得资金将用于扩张健共体、AI技术扩张等。

【导读】AI医疗企业微医控股冲刺港股IPO,获腾讯、高瓴、红杉中国等机构力挺。

12月31日,国内领先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微医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上市,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根据2023年收入排名,微医位居行业榜首,吸引了腾讯、高瓴、红杉中国、中投中财基金、友邦保险等众多知名机构投资。

微医控股: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领军者

微医控股成立于2004年,从线上医生预约平台“挂号网”起步,逐步成长为AI医疗健康领域的佼佼者。2015年,“挂号网”升级为“微医”,并创建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此后,微医持续创新,与天津市政府合作建立“数字健共体”全国示范区,并利用AI大模型对健共体模式进行升级。

按2023年收入计算,微医控股占据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10.6%的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同时,微医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通过按人头付费和按价值付费模式提供健康管理会员服务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2023年微医控股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达10.24亿元,位居市场首位。

业务多元化,AI驱动价值提升

微医控股业务涵盖AI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平台两大板块,建立了涵盖医疗服务、医药服务、健康管理及医疗费用智能控制的AI驱动型价值业务体系。AI医生、AI药师、AI健康管理及AI智能控制等应用为医生、药师、健康管理师及监管机构赋能。

目前,微医已连接约1.15万家医疗机构和31.80万名医生,提供线上咨询、复诊、慢病管理及健康管理等服务。

亏损收窄,盈利可期

股东阵容豪华,助力IPO

招股书显示,微医控股近年来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经调整亏损率逐年收窄,从2021年的140.8%降至2023年的27.1%。2024年上半年,微医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至18.18亿元,经调整亏损率降至7.0%,接近盈利。

自成立以来,微医控股已完成10轮融资,吸引了腾讯、高瓴、红杉中国等众多知名机构投资。IPO前,腾讯、高瓴、红杉中国等均为微医的重要股东。

微医控股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张健共体、AI技术扩张与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及营运资金等。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