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市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市值管理指引,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2024年以来,深市公司累计宣告分红总额超5800亿元,回购方案达766单,强化投资者回报。

截至目前,深市已有102家上市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进行了相关披露,其中93家公司是中证A500、沪深300、创业板指及创业板中盘200等主要指数的成份股。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深市公司正在市值管理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以期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即《市值管理指引》。该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升公司质量为基础,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及股份回购等多种方式,确保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能够合理反映其质量。同时,该指引还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和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了特别要求。

随后,在11月29日,深交所修订并发布了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2号——公告格式》,即《公告格式指南》。该指南新增了“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及“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两项公告格式,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方案和估值提升计划的规范性。

《公告格式指南》明确了上市公司在编制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时,包括派发现金红利、股票股利和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情形,应适用“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公告格式。若上市公司不打算实施年度现金分红,也应参照此格式进行披露。对于估值提升计划,根据《市值管理指引》,长期破净公司需披露其估值提升计划。

自《市值管理指引》及相关规范发布以来,深市的多家龙头公司积极响应。例如,比亚迪在12月27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同意授权公司管理层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将按照深交所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方面表示,此举旨在切实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加强和规范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不少深市公司都在积极加入市值管理的行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依法合规地运用多种方式展开探索实践。其中,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是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在政策引导下,深市公司累计宣告的分红总额已超过5800亿元(包括2023年度分红和2024年中期分红等),同比增长超过35%。特别是自《市值管理指引》发布以来,深市约有70家公司积极行动,累计宣告分红超过260亿元。其中,五粮液分红100亿元,成为深市中期分红金额最高的公司。

此外,在12月30日晚间,深市又有近20家公司集中披露了现金分红公告,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这些公司包括洋河股份、古井贡酒、海思科、奇正藏药、盘龙药业等,其中洋河股份拟每10股派发23.30元,累计分红35.1亿元。同时,中油资本、山推股份、华明装备等公司也披露了分红实施公告。

12月31日晚,格力电器发布了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积极响应新“国九条”,保障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格力电器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分红总额达55亿元。自上市以来,格力电器累计宣告的分红总额已超过1300亿元。

除了现金分红外,深市还有一批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和股东增持等方式强化市值管理,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2024年以来,深市累计发布的回购方案已达766单,回购金额上限为997.21亿元。其中,“注销式”回购在2024年日益增多,深市有超过130单回购股份被用于注销。

在增持方面,2024年以来深市公司股东的增持金额近2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例如,东方盛虹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增持金额在20亿元至40亿元之间;冀中能源的控股股东冀中能源集团则计划增持总金额不高于4亿元,并已取得专项贷款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