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两项工具释放1.7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资金面保持宽松态势。未来新工具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央行或持续开展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在2024年12月通过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即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共释放了1.7万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其中,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为1.4万亿元,期限为3个月和6个月,各7000亿元;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债券面值为3000亿元。

尽管当月MLF操作净回笼1.15万亿元,但综合两项新工具的操作,央行在12月仍然实现了5500亿元的中长期资金净投放。四季度以来,这两项新工具的总操作量均大于MLF到期量,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充裕。

新工具,包括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在2024年下半年逐渐成为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其中,买断式逆回购在9月落地,国债买卖在10月推出。这些新工具不仅期限灵活,而且中标利率更加市场化,有助于满足机构跨年资金需求,同时降低负债成本。

进入2025年,专家预测,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等新工具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央行可能会持续开展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继续缩量续作MLF。

此外,央行在12月还通过7天期逆回购操作维持市场短期流动性。随着工具箱的进一步扩充,央行流动性投放渠道更加多样,操作也更为从容。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年末和春节期间的资金面保持宽松态势。

展望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互换便利等新工具将加速落实,以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