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两项工具释放1.7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资金面保持宽松态势。专家预测2025年新工具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央行将继续大规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央行在2024年12月通过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即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共释放了1.7万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此次操作包括14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期限各7000亿元,以及全月净买入的3000亿元国债。

尽管当月MLF操作净回笼1.15万亿元,但综合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央行仍净投放中长期资金5500亿元。自四季度以来,央行每月开展的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总量均超过MLF到期量,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充裕。

展望2025年,专家预测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等新工具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央行可能会继续大规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而MLF续作则可能持续缩量。这些新工具不仅丰富了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箱,也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操作是央行在2024年新设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额外投放中长期资金。与以往相比,央行在2024年更多地运用了这些新工具,以及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满足机构跨年资金需求,并减轻其负债成本。

自10月以来,央行每月均实现了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且期限品种更加灵活。资金面在12月保持宽松态势,银行间隔夜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尽管MLF净回笼造成中长期流动性缺口,但存单和资金利率均保持稳定。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逆回购操作,有效熨平了跨年及春节假期期间的资金面波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大规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以替换MLF,并持续缩量续作MLF。这将导致MLF余额下降,并淡化其操作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色彩。

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以保持流动性充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这将在总量上更加积极地支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在价格上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随着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合意下限,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等新工具的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互换便利等。

田利辉建议,2025年应继续推进互换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速落实,并考虑完善现有工具,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