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纺城:纺织市场的变革与生命力
AI导读:
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是全球纺织品交易的咽喉地带,2023年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3600亿元,市场内运作规则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尽管有商家反映客流减少和租金下滑,但整体生意仍呈增长趋势,且头部效应愈加明显。电商和找布人的兴起正在重塑找货逻辑,市场生命力依然旺盛。
绍兴市柯桥区的金柯桥大道与万商路交汇处,是全球纺织品交易的咽喉地带。从这里出发,方圆几里内,交错的街道和河流将占地百万平方米的街区分割,布满了各类纺织专业市场,被誉为“中国轻纺城”。这里不仅是亚洲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每年的纺织品交易量更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球的四分之一。
2023年,中国轻纺城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了3600亿元,而2024年,这个数字有望进一步攀升至4000亿元。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传统纺织交易市场的运作规则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贸易政策、电商渠道、市场需求和产业供给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在推动着市场的快速变化。
近年来,尽管有商家反映中国轻纺城内客流减少,部分铺面租金下滑,但整体而言,市场内的生意仍呈增长趋势,且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市场内铺面租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头部商家聚集的一层租金普遍上涨,而二、三层则视租户经营情况而定,部分出现下滑。
作为市场内的绝对支柱,上市公司轻纺城下辖8个专业市场、3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4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所属营业房2.5万余间,占中国轻纺城传统交易区70%以上的份额。其中,东市场和北市场最为热闹,尤其是北市场,作为柯桥区占地面积最大、营业房最多的单体市场,与东市场隔岸相望,成为高端产品、潮流产品的聚集地。
商户们最关心的莫过于租金变化,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经营成本。轻纺城的租赁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超80%,市场内存在“直租”与“中介”两种租赁方式,为市场带来了灵活的博弈空间和后续招标价格逻辑支撑。租金价格与租户经营情况呈正相关,也是市场景气程度的直接体现。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楼层的高低、区域的明暗等因素对店铺定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近两年,商场的“首层效应”越来越显著,一楼租金普遍上涨,而高楼层租金则较以往出现明显下滑。不少高楼层商铺租金下降明显,甚至有的铺面租金低到“不要钱”。
尽管如此,市场的生命力并未消失,产业根基依然扎实。轻纺城高管表示,目前纺织交易市场内存在一个特征:越To B的商家相对越稳定,越To C的商家表现越好。与此同时,头部商家的表现也越来越好,龙头效应愈加明显。
电商和找布人的兴起正在重塑这座传统市场的找货逻辑。他们背着单肩帆布袋,在数万种布料中寻找目标,大大提高了找货效率。找布人的活动范围和出现频次也能反映出一个片区的经营效益,这也是一楼房租普遍上涨,而二、三层房租递减的原因之一。
面对市场的变革,轻纺城也在积极应对。他们提出市场要繁荣、数字要迭代、投资要多元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市场内数量庞大的腰部、尾部商家来说,轻纺城需要在某些领域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