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迷雾重重,中美降息前景各异
AI导读:
美联储在抗通胀之战后开启宽松之路,但特朗普2.0时代通胀阴霾再现,降息预期急剧降温。中国则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预计2025年将降息30个基点。
在漫长的抗通胀战役初现曙光之际,2024年9月,美联储以一次50个基点的强力降息开启了宽松周期,随后两次会议均小幅降息25个基点。然而,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来临,通胀阴影再度笼罩,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迅速降温,原本期待的2025年“降息大年”化为泡影。
2025年美联储究竟会降息几次?点阵图给出的预测是两次,但其过往准确性欠佳。在通胀不确定性的笼罩下,2025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显得扑朔迷离。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Rob Subbaraman)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野村的基本预测是美联储仅在2025年3月降息一次,但全年不降息甚至加息的风险同样存在。若美联储暂停降息,市场上的鹰派声音可能会增强,加息预期或将抬头。
2025年,美联储决策层中的鹰派成员增多,未来的降息路径因此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新加入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均持鹰派立场,他们将取代原本持中立态度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和旧金山联储主席玛戴利。
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经济数据将成为关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坦言,美联储正接近放缓降息的时刻,2025年的任何降息决定都将基于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
美联储模糊的表述也意味着,2025年的货币政策“一切皆有可能”。
备受瞩目的中性利率也影响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根据美联储点阵图,长期中性利率或位于3%左右。鲍威尔指出,尽管美联储尚不清楚中性利率的确切位置,但已更接近该水平,比之前接近了约1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已将长期联邦基金利率中值上调至3%,但苏博文认为,中性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但难以准确估算。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他略微下调了对2025年降息幅度的预测,但仍预计美联储将适度降息。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估算中性利率和通胀率变得特别困难。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长期利率预测已稳步上升至3%,而地区联储模型对中性利率的预估则存在较大差异。里士满联储的报告显示,中性利率可能高达4%。因此,苏博文认为中性利率可能会继续上行,甚至可能突破3%。
在苏博文看来,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非非常限制性,股票市场、信贷利差和整体金融状况依然宽松。
在美联储宽松预期和经济韧性的提振下,过去一年美股大幅上涨。截至2024年底,纳指、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均实现显著增长。AI热潮下的科技巨头表现尤为突出,英伟达、博通等公司的股价飙升。
华尔街普遍看好美股后市表现,多家机构预测标普500指数将在2025年底达到新高。然而,美股背后并非没有隐忧。苏博文表示,美国股市目前的估值相当高,潜在风险包括特朗普政府的激进关税政策和通胀数据复苏导致的美联储政策转向。
美联储货币政策仍是影响美股走势的重要因素。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2025年继续降息,但会更加谨慎,降息速度或低于预期。苏博文提醒,未来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新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况。
另一方面,苏博文认为美国股市也有积极的一面,涨势由大型科技公司主导。如果人工智能革命在2025年获得更大发展,特别是在银行、保险、医药等商业领域的应用增加,这将支持大规模投资。科技板块有望继续顺风前行。
在中国方面,202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苏博文预计2025年中国将两次降息各15个基点,共计30个基点,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将至少下调两次。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苏博文分析称,如果宽松政策成功增加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投资者情绪会好转,资本会流入中国。
苏博文认为,相对于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政策杠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2024年12月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等。
苏博文指出,日本的经验表明,更积极、更持久的财政扩张可能有助于更早走出困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