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航空物流枢纽能级提升措施
AI导读:
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措施,旨在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联动发展,包括科学统筹推进枢纽建设、完善规划布局、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九项措施。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相关单位:
《关于进一步提升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若干措施》已获市政府批准,现正式下发,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12月27日
关于进一步提升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若干措施
为增强上海航空物流枢纽的全球竞争力,促进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贸易中心的深度融合,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科学统筹推进枢纽建设
深化高质量发展理念,明确提升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目标,补齐短板,强化优势,推动动能转换和经济增长。保障重点产业发展,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提升转运功能,全力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速构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5年,上海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将突破410万吨,航空货物中转业务量翻倍,境内航空公司在上海境外航空货运市场份额不低于40%,基地航空公司在上海机场货运吞吐量年增速不低于20%,航空进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缩短至32小时以内;到2030年,业务规模全球领先,航线网络拓展,中转功能增强,口岸环境优化,经营主体作用突出,智慧绿色转型加快,实现“数智化、全球通、全链畅”的综合转型升级。
二、完善枢纽规划布局
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启动《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修编,明确上海两场功能定位。同时,加快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优化机场货站布局规划,整合浦东国际机场现有分散货运设施,形成“东西两片区”布局。
三、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上海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浦东国际机场智能货站、集中查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浦东国际机场新东货运区快件和跨境电商货物处理中心、亚太一站式航空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浦东国际机场第五跑道前期工作,完善两场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规划方案,提升货运保障能力。
四、培育多元经营主体
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快递物流企业在上海设立总部或分拨中心,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货运代理企业落户上海,提升本地货运代理企业的服务竞争力。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前置仓和集货仓,完善物流体系,为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电子芯片、生物医药等行业提供保障。
五、拓展增量市场业务
打造通关便捷、资源配套、快速高效的空空中转模式,提升机场地面保障能力。推动中外航空公司强化货运中转功能,开发货运中转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业务,推进东方枢纽空铁一体化规划建设。
六、强化货物运输保障
加强航空物流、生产制造、跨境电商等企业合作,保障高附加值产品运输。推动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企业深化合作,建立专属平台,开设专属航线航班。深入推进跨境电商货物便利化运输试点,建设数字管理平台。
七、提升智慧绿色水平
加快建设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空运通”平台功能。推进货站设施智慧化改造,提升航空货物单证电子化率。加强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特种车辆新能源替代。
八、保障航空资源
结合航空货运市场发展需求,争取民航局资源配置倾斜,提升主基地航空公司在航线准入和航权配置的优先级。增加日间货邮航班时刻供给,优化航班审批流程。推动基地航空公司拓展欧美、亚洲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航线。
九、改善枢纽运营环境
加强“智慧海关”建设,探索数字化监管体系。推动跨境电商进口税款电子支付、退货流程创新优化等业务改革。研究创新上海两场之间国际转运货物海关监管模式,提高通关和中转效率。
在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强化部门联动和政企沟通,加强政策支持,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整合,加强跟踪评估,推动任务落实。
(文章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