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证监会发布多项政策制度,强化监管与风险防范,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资本市场开放。

  财联社12月31日讯(记者林坚)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引领下,新“国九条”的出台为资本市场明确了发展方向,加之证监会新任领导层的到位,市场呈现出新的风貌与活力,政策制度频出,全力维护市场稳定。

  据统计,2024年,证监会与相关机构积极推动新《证券法》《公司法》的落实,围绕发行上市、上市公司监管、退市、行业机构监管等方面,发布了70余项制度规则,构建了资本市场“1+N”的政策文件框架。其中,五项核心制度政策尤为突出。

  首先,强化监管与风险防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证监会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纳入监管范围,消除监管空白,确保市场公正。

  其次,以投资者为本,维护市场秩序,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评价标准,鼓励回购注销、现金分红,优化公司治理,包括减持制度的调整。

  第四,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出台并深化“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措施,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第五,巩固退市机制,加速优胜劣汰,同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投资规模和比例。

  在具体政策方面,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强调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及公募基金监管。5月10日,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回归本源,提升质量。7月5日,联合多部门打击财务造假。9月6日,加强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监管。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证监会不仅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发布多项制度规则,还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强调提升公司质量,严禁违法违规行为。

  2024年,证监会对融券业务加强监管,暂停限售股出借,调整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并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同时,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全方位监管量化交易。

  证监会还发布了减持新规,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防止绕道减持,强化上市公司及董秘义务。此外,制定并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科学设置退市标准,打击违法“保壳”“炒壳”行为。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证监会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和“科创板八条”,提升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能力。同时,发布“并购六条”,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宽松政策环境。

  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推出互换便利工具(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A股市场引入数千亿增量资金。此外,养老金制度的全面铺开也为市场带来长期投资资金。

  证监会还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服务能力。同时,优化券商投资股票、做市等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支持合规稳健的证券公司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在资本市场开放方面,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跨境理财通2.0落地,14家券商成为首批试点。此外,发布了《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