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轻纺城作为亚洲最大纺织品集散中心,2023年交易额突破3600亿元。市场面临重塑,租金呈现两极分化,但整体生意仍增长,头部效应显著。商户积极应对,市场管理层提振措施,市场生命力旺盛。

绍兴市柯桥区的金柯桥大道与万商路交汇处,被誉为国内外纺织品交易的咽喉地带。以此为起点,方圆数里内,纵横交错的街道与河流将百万平方米的街区切割,形成了众多纺织专业交易市场。

这些市场涵盖了毛纺、化纤、绣花、烫金等多种纺织品,大到坯布,小到蕾丝,应有尽有,被誉名为“中国轻纺城”。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其每年的纺织品交易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球的四分之一。2023年,中国轻纺城的线上线下交易额已突破3600亿元,并有望在2024年突破4000亿元大关。

然而,在辉煌的数字背后,传统纺织交易市场的运作规则正在经历重塑。贸易政策、电商渠道、市场需求和产业供给等因素都在促使市场快速变革。2023年以来,不少位于市场高楼层的商家反映客流减少,部分铺面租金大幅下滑。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市场内的生意仍呈现增长趋势,且头部效应愈加显著。

同时,市场内的铺面租金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头部商家聚集的一层租金普遍上涨,而二、三层的租金则视租户经营情况而定,部分出现下滑。这种高、低层租金的变化,构成了市场整体租金的动态平衡。

上市公司轻纺城是中国轻纺城内的绝对支柱,下辖8个专业市场和3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4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所属营业房2.5万余间,占中国轻纺城传统交易区70%以上的份额。其下辖市场内一直存在着“直租”与“中介”两种租赁方式,为市场带来了灵活的博弈空间。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商户们也在积极应对。一些商户选择搬到租金更优惠、产业更聚拢的区域,以降低成本并维持生意。同时,市场管理层也在努力提振市场,通过举办国贸展会、调整服务模式、培育创新品牌等措施,推动市场发展。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轻纺城的市场生命力并未消失,产业根基依然扎实。在根基扎实的情况下,市场的枝叶正通过电商、找布人等新兴方式不断繁茂,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