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2025年新规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动低收入人口发展型政策
AI导读:
民政部公布2025年新规划,将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及核对机制,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和产业帮扶等发展型政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2024年末,民政部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透露了2025年的新规划。据新华社12月30日报道,为持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2025年将出台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及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社会救助模式正由单一物质援助向“物质+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型。为此,民政部计划研究制定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推动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和产业帮扶等发展型政策。目前,月收入2000元以下被视为低收入群体。
关于2025年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的变化及其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新举措旨在精准扶持低收入困难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民众长期生活困苦。
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六类群体。据央视新闻援引民政部数据,今年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测对象达8059万人,占总人口的5.7%。26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提高低保标准。
刘向东预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2025年将提高低收入群体划定标准,以更准确地识别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当前,低收入人口主要依赖医疗、教育、住房、服务类救助等保障措施,但提升收入水平同样重要。
根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刘向东强调,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需制定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就业救助和产业帮扶力度,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研究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措施,提升基层救助能力,促进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同时,优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推进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图片链接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