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昌平区交通局发布试点运营公告,计划投放13000辆共享电单车。目前,北京共享电单车官方试点范围仅限于亦庄、通州、昌平部分区域。专家建议稳步有序推进,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运营模式,并强化行业管理。

12月27日,北京市昌平区交通局正式宣告,将试点运营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计划置换13000辆共享电单车,这一举措使得北京在共享电单车政策上与其他一线城市有所区别。加上亦庄和通州此前已进行的试点,北京在开放共享电单车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态度。

共享电单车在中国历经十年发展,然而由于线下运营、电池安全等问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其持谨慎态度。近年来,随着低碳出行需求增加,业内开始呼吁支持共享电单车发展。此次北京试点,能否为共享单车“进城”之路带来转机?阻碍共享电单车发展的因素是否已解决?

记者现场体验发现,部分共享电单车装备了防风袖套,但保暖效果不佳,且头盔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在价格方面,前15分钟起步价为2.5元,之后每5分钟加收1元,另有多种骑行卡可供选择。同时,车辆配备了严格的头盔佩戴和安全提示系统。

目前,北京共享电单车官方试点范围仅限于亦庄、通州、昌平部分区域。此前,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多个文件均明确表示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然而,2024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和通州先后发布试点公告,分阶段投放共享电单车,使北京成为“北上广深”中首个正式试点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城市。

尽管官方试点范围有限,但记者发现,北京部分区域还存在其他品牌的共享电单车,这些车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头盔和车牌。对此,专家表示,企业在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投放车辆,会给城市治理带来困扰,建议市民不要使用违规投放的车辆。

对于一线城市推广共享电单车,专家建议稳步有序推进,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运营模式,并强化行业管理,提供更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评级、评奖、技术规范、服务标准等基本工作。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日益复杂,共享电单车作为短途出行工具,其价值和挑战并存。政府、企业和市民需共同努力,探索更合理、更安全的共享电单车发展模式。

三大品牌的共享电单车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梦妤摄

图片来源:滴滴青桔小程序

深圳市宝安区街头的共享电单车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