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北京PE论坛在北京举行,聚焦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探讨如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论坛现场启动了多个重量级基金,包括全国首只认股权策略行权主题基金,并深入探讨了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五大支持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在持续回升的基础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股权投资这一直接融资手段赋能实体经济成为焦点。12月29日,由全球PE论坛组委会、北京基金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北京PE论坛”在京盛大举行,吸引了近60位境内外嘉宾及300余名与会者共襄盛举。

论坛上,全球私募资本协会CEO凯特·安布罗斯指出,相比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本地化趋势显著增强,人民币基金募资占比大幅提升。活动现场,多个重量级基金成功启动,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论坛深入探讨了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五大支持措施。自2019年以来,全球私募资本投资者面临了诸多转变和复杂性。2024年第二季度投资数据显示出初步复苏迹象,其中私募信贷融资成为新驱动因素。在亚太地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区域交易总额中的占比逐年攀升,资本寻求新机会及市场多元化。而中国私募资本投资则聚焦于电动汽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创新前沿领域。

作为东道主,北京市在创投发展方面展现出强大潜力。昌平区作为北京平原新城和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具备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明显优势。顺义区则以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为代表的产业金融发展迅猛,金融业增加值连续3年位居北京市第五,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章春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将从五个方面大力鼓励和支持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发展。包括提升股权投资的长期资本供给,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将总计1000亿元资金投向8只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增强股权投资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积极搭建被投企业与股权投资基金的对接平台;赋能被投企业成长发展壮大,建立并不断深化落实私募投服机制;拓宽和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进一步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联通对接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便利股权投资机构在北京落地。

昌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刘晓东和顺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侯颖分别介绍了各自区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优势和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论坛现场还启动并发布了多个重量级基金,包括全国首只认股权策略行权主题基金——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成功落地,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北京基金业协会监事长颜慧发布了《可持续投资年报(2024)》和2024未来可持续投资优秀案例,强调可持续投资已成为全球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主流趋势。常务副会长郭薇则发布了《私募基金退出实务指引》,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者以及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退出操作框架和实践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资本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高科技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他强调,要发展好资本市场,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大力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并形成一种市场流动性储备的预期机制。

北京国管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郭川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北京国管分别于2023年12月和2024年6月发起设立并运营了8只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67个项目的投资决策,投决金额合计约170亿元。

论坛还围绕集聚耐心资本、未来可持续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先进制造、医疗大健康和另类投资等八个主题方向开展了平行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多深入交流和探讨的机会。

(图片及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