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政策制度全面升级,加速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在政策指引下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证监会推出多项政策制度,强化监管、保护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资本市场开放,为市场带来新风貌。
财联社12月31日讯(记者林坚)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新“国九条”指引下,一系列政策制度相继出台,为资本市场指明方向。证监会新任领导层的到来,更是为市场带来了新风貌与变化,着重维护市场稳定。
据统计,2024年证监会与相关方面积极推进新《证券法》《公司法》的落实,发布了70多项制度规则,构建了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框架。其中,影响深远的制度政策主要体现在十大方面。
一是强化监管,防范风险,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纳入监管范围,消除监管空白,确保市场公正。
二是以投资者为本,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完善质量评价标准,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推动完善公司治理。
四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为切入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五是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优胜劣汰,同时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3月15日,证监会出台了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等多项政策文件,体现了“严”字当头。7月5日,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提出17项措施打击财务造假。9月6日,发布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确保市场公正。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证监会集中发布了多项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包括《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强调提升公司质量,严禁以市值管理为名的违法违规行为。
融券业务与量化交易新规也全面落地。证监会暂停限售股出借,调整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规则,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日内回转交易。同时,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全方位监管量化交易。
证监会还发布了减持新规,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防范绕道减持等市场行为。此外,制定并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确保退市过程平稳有序。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及“科创板八条”,提升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能力。同时,“并购六条”出台,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宽松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人民银行推出互换便利工具(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A股市场引入数千亿增量资金。养老金制度的全面铺开同样带来长期投资资金。
此外,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优化券商投资股票等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支持合规稳健的证券公司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在资本市场开放方面,证监会发布多项对港合作措施,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跨境理财通2.0落地,14家券商成为首批试点。12月20日,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促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