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市场反响热烈,中国并购市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后,资本市场反响热烈,一批产业并购案例涌现。同时,《中国并购报告(2024)》发布,指出中国并购市场面临三大机遇,并购基金和产业并购成为关注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北京报道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旨在鼓励头部上市公司围绕主业,深化对产业链内其他上市公司的整合。这一政策发布后,资本市场积极响应,涌现出众多产业并购案例,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并购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并购市场的宏观环境,详细分析了各行业市场动态,并对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趋势展望。
《报告》荣誉主编、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指出,当前中国并购市场面临三大历史性机遇:一是50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亟需通过并购交易优化结构;二是数千万中小企业的集聚与整合为并购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AI技术进步带来的“不良资产”处理需求,催生了新的并购市场。同时,数字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并购市场开辟了新的蓝海。
《报告》开篇的总报告强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购市场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企改革、国有资源优化整合以及国企主导的能源转型等领域成为大型并购交易的热点。同时,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金融业也继续保持了并购市场的领先地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并购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受到地缘政治、美联储加息、二级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国内并购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但整体而言,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据《报告》统计,2023年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为34,464.9亿元,同比增长65.9%;尽管并购数量下降至4,938宗,但单笔平均交易规模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123.6%。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以3,461.4亿元的并购金额位居首位,金融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以1,285.6亿元和1,058.6亿元的并购金额紧随其后。这些行业在并购市场中的活跃表现,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并购基金作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报告》指出,中国的并购基金经历了从国际并购基金进入、本土并购基金出现、加速发展到各类型并购基金涌现的四个阶段。2023年,随着私募股权基金总体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机构运作的规范化,中国并购市场活动日益频繁,掀起了新一轮并购浪潮。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并购基金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占比仍较低,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此外,《报告》还关注了产业并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对成长性的追求,产业并购交易日益频繁,成为上市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和业务拓展的重要途径。王巍在报告中强调,2024年9月“并购六条”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并购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阶段。要把握这一政策机遇,关键在于激励措施的落地和市场化、法治化、全球化共识的形成。
王巍认为,一个良好的并购生态和市场至少需要三个支撑:一是并购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应发挥创新能力,活跃市场;二是监管的公平性,确保市场竞争的公正、公开和可预期;三是社会中介力量的参与,为并购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