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北京PE论坛聚焦股权投资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邀请国内外嘉宾共聚一堂,探讨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新机遇,并启动多个重量级基金。

当前,我国经济在稳步回升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股权投资作为直接融资的关键途径,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成为热议话题。12月29日,由全球PE论坛组委会与北京基金业协会携手举办的“2024北京PE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了近60位国内外嘉宾,包括政府领导、股权投资机构高层及专家学者等,共计300余名与会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股权投资如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

全球私募资本协会CEO凯特·安布罗斯指出,相较于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本地化趋势显著增强,人民币基金募资占比大幅提升。论坛现场还启动了多个重量级基金,彰显了业界对私募股权投资的信心。

凯特·安布罗斯进一步分析,2024年第二季度投资数据已初现复苏迹象,私募信贷融资成为新增长点。在亚太地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区域交易总额中的占比逐年攀升,资本正积极寻求新机遇和市场多元化。而中国私募资本则聚焦于电动汽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前沿创新领域。

作为东道主,北京在创投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昌平区作为北京平原新城和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拥有显著优势。顺义区则以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为代表的产业金融发展迅速,金融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位居北京市第五,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章春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将从五方面大力鼓励和支持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提升股权投资的长期资本供给,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将1000亿元资金投向8只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增强股权投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质效,搭建被投企业与股权投资基金的对接平台;赋能被投企业成长,将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纳入市区“服务包”;拓宽和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联通对接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便利股权投资机构落地。

昌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刘晓东和顺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侯颖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区域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的优势和举措。昌平区将聚焦科创金融要素,完善科创金融产品,优化科创金融环境,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深度融合。顺义区则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投资高地。

论坛现场还发布了多个重量级基金,包括全国首只认股权策略行权主题基金——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成功落地,以及北京昌平先进能源制造产业母基金及直投基金的启航等。同时,还发布了《可持续投资年报(2024)》和《私募基金退出实务指引》,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资本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他提出,要发展好资本市场,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并形成市场流动性储备的预期机制。

北京国管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郭川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北京国管已发起设立并运营了8只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这些基金已完成167个项目的投资决策,投决金额合计约170亿元。未来,北京国管将继续发挥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和政府投资基金代持机构的角色定位,引领长期资本聚焦新兴产业。

此外,论坛还围绕集聚耐心资本、未来可持续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个主题方向开展了平行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图片链接保留未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