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在京举行,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会人士解读政策大势、探讨发展趋势、分享实战案例,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日前,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在京盛大开幕,主题为“科技引领工业向‘新’”。论坛汇聚行业精英,深入解读政策导向,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分享实战案例与前沿见解。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文宏在致辞中强调,创新驱动是机械工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要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要加强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打造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动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他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多维度推进自主创新,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并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表示,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融合不仅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他强调,“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朱宏任指出,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需跳出传统思维,从产业链体系化、现代化角度看待。大企业应发挥引领作用,中小企业应走专精特新道路,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表示,能源科技创新对能源转型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新型能源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经济升级提供新动力。未来能源系统产业链将以新能源为主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强调,颠覆性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未来产业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他呼吁行业加大投入,培育颠覆性技术。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2024新质生产力趋势与实践研报》、2024寻找新质生产力领跑者推荐案例、“国货之光计划”暨“广东知名品牌”名单、第三届中国工业短视频大赛结果。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