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1%,连续三个月保持扩张;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至52.2%。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均释放出经济积极复苏的信号。

  国家统计局12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微降0.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扩张区间,标志着制造业持续复苏。同时,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显著回升至52.2%,环比上涨2.2个百分点,显示出非制造业景气度的明显提升。

  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的荣枯线上方,表明经济恢复态势持续。其中,新订单指数连续四个月上升,达到51%,出口也呈现回稳态势,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然而,出厂价格指数继续回落,反映出需求虽有恢复迹象,但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制造业PMI继续位于景气区间,但扩张步伐略有放缓,与制造业淡季有关。同时,国内此前出台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海外需求扩张也带动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需求增长。

  在制造业PMI的五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而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这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保持扩张,但原材料库存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12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在政策推动下,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同时,建筑业、服务业PMI指数整体上行,显示四季度经济景气度明显好于三季度。然而,近期工业品价格水平偏低,整体市场需求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有限,且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对制造业企业生产形成抑制作用。

  非制造业方面,12月份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其中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景气度较高。受春节假期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也显著上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认为,非制造业供需均有积极变化,运行呈现价格和企业用工回稳、市场信心持续增强的联动变化。

  展望未来,周茂华认为制造业活动整体将延续复苏走势,而王青则判断2025年1月制造业PMI指数将继续处于温和扩张状态。在宏观政策强调“更加积极有为”的背景下,明年初各类大力提振消费、稳定投资的措施将加快落地,对制造业景气度形成支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