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政部新政策:完善低收入人口社会救助体系
AI导读:
2024年末,民政部公布2025年新政策,将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包括就业救助和产业帮扶等措施。
2024年末,民政部公布了一项即将于2025年实施的新政策。
据新华社报道,在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透露,2025年,民政部将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和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以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此外,会议还强调了从物质援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的转变。
为了推动这一转变,民政部计划在2025年研究制定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包括低收入人口的就业救助和产业帮扶等。早在2019年,国家统计局已定义了月收入2000元以下为低收入群体,但关于2025年的认定标准是否会有所调整,以及这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是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实施精准扶持的关键,有助于完善就业救助和弥补社会保障安全网的短板。他预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2025年低收入群体的划定标准将会提高,从而更有效地识别并保障低收入人群。
根据当前标准,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据央视新闻援引民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测对象达到8059万人,占总人口的5.7%。同时,26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提高了低保标准。
目前,低收入人口的主要保障来源于医疗、教育、住房、服务类救助等方面。然而,刘向东认为,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也需要采取措施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他建议,在制定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时,加大对低收入人口的就业救助和产业帮扶力度。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还提到,要持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提升基层社会救助能力,促进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等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同时,优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推进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帮助。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