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近日宣布将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SFISF),预计操作量不少于500亿元,旨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升股票市场成交量,促进市场回暖,并引导长期资本入市。

央行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于近期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简称SFISF)。此消息是在今年10月18日首次SFISF操作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首次操作额度已基本用完,而此次操作将新增多家证券、基金公司及5家头部保险机构,预计操作量不少于500亿元。

SFISF旨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升股票市场成交量,促进市场回暖。此外,它还有助于引导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市,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专家指出,央行在盘中宣布此消息,明显意在提振资本市场,促进其发展。

具体而言,第二次SFISF操作期限为1年,可视情况展期,面向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证监会表示,自首次操作以来,相关机构积极参与,根据实际市场情况稳步进行融资和投资,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超过90%。

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证监会根据分类评价和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目前,第二次SFISF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即日起开始接受机构申报。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互换便利进一步放宽范围、扩大规模,可以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流动性,支持其发展。特别是央行在盘中宣布此消息,提振资本市场的意图更加明显。

中国银行研究院杨娟此前指出,SFISF首次操作金额仅占首期额度的10%,说明央行可以持续开展此操作,以满足证券、基金、保险机构进行股市投资所需的流动性。多位业内专家也认为,SFISF是针对股票市场的两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旨在提升境内主要机构投资者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SFISF允许非银金融机构以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为市场提供高效利用存量资产的新途径。同时,互换便利工具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支持,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尤其是对于保险公司等长期资金配置者。

杨娟建议,短期内,通过SFISF获得的额度将主要用于机构自营业务,但自营业务的持股规模远小于资管业务。因此,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应完善资管业务运用SFISF工具的机制,并合理安排SFISF工具的运用节奏。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