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互换期限1年,操作量预计不少于500亿元。同时,证监会扩大参与机构范围,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以支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将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并由中国证监会进一步扩大该互换便利的参与机构范围。

  12月31日午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招标公告〔2024〕第2号》。公告指出,为了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将于近期开展第二次SFISF操作,互换期限为1年,可视情况展期。此次操作将面向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费率将由参与机构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并从即日起开始接受机构申报。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也发布了相关消息。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机构,形成了40家备选机构池。每批次操作时,将根据意向参与规模筛选出约20家机构参与人民银行的招标操作。

  据悉,第二次SFISF的操作量预计将不少于500亿元。证监会表示,目前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并从今日开始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SFISF于今年10月1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创设。该工具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通过这一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资本市场的投资,特别是股票和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回顾10月21日,为了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在稳定市场中的作用,人民银行首次开展了SFISF操作,操作金额达到了500亿元。自工具实施以来,相关机构积极利用互换便利工具,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进行融资和投资。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资金超过90%,充分发挥了SFISF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