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在京举行,聚焦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会嘉宾解读政策大势、剖析发展趋势、分享实战案例,共同探讨机械工业创新发展路径。

日前,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在京隆重举行,以“科技引领工业向‘新’”为主题,汇聚众多行业精英共谋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会嘉宾深入解读政策导向,剖析发展趋势,并分享实战案例。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文宏在致辞中强调,创新驱动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关键,必须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推动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要加强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打造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动力,科技创新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他建议,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多维度推进自主创新,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则提出,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算力、算法、数据的持续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他强调,“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朱宏任表示,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要从产业链体系化、现代化的角度看待传统产业创新。他建议,大企业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指出,能源科技创新对能源转型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新型能源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预测,能源系统产业链将从化石能源为主演变为新能源为主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表示,颠覆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他强调,未来产业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因此应加大研发力度,抢占技术制高点。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2024新质生产力趋势与实践研报》、2024寻找新质生产力领跑者推荐案例、“国货之光计划”暨“广东知名品牌”名单以及第三届中国工业短视频大赛结果。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