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2025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成主基调
AI导读:
中央明确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等措施保持流动性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专家预计货币政策将持续宽松,降准降息将延续2024年的频率和降幅,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4年12月,中央明确了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新方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会议强调,将积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包括适时降准降息,确保流动性充裕,以实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的匹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货币政策将通过适时降准降息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同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量价两方面同时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他强调,这种宽松并非无节制的“大水漫灌”,而是在助力经济的同时,有效把控风险,避免杠杆率无序攀升。
2024年12月,中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转变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旨在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明确指导。
娄飞鹏分析,货币政策将在量的方面,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充裕;在价格方面,通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等协同,促进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化债,确保经济金融安全。
回顾2024年,人民银行更加注重采取支持性政策取向,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主要政策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释放了2万亿长期流动性。
其中,两次降准分别发生在2月5日和9月27日,每次降准释放的中长期流动性均超过1万亿元。这些措施不仅加大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向社会释放了稳经济的强烈信号,提振了各方面的发展信心。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对于“适度宽松”的要求而言,“降准”仍是稳定流动性供给的有效工具。展望2025年,参考历史经验,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总量政策工具或有2~3次“降准”的空间,全年降幅或在100~150bps,合计投放基础货币约在2万亿~3万亿元。
专家预计,2025年降准降息将延续2024年的频率和降幅,这将大大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还款负担,提升投资和消费意愿。同时,货币政策将持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配合其他政策落地推进。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整体利率水平仍将保持低位。这一预测基于经济恢复基础有待巩固、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缓解以及欧美主要经济体降息等内外部因素。
(图片来源: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